
大多數老年人在家都不再做其他事,但是人總要有念想,要不然就跟行尸走肉差不多了,時間總要打發,很多老人退休后在家里過了幾年病痛就會找上門,最常見的就是老年癡呆,要讓老人找到自己活著的意義,或者很多老人總是胡思亂想,甚至有老人會經常想著自己快要走了;所以一定要想方設法讓老人對生活有期望;如果老人不去跳廣場舞逛公園,不找其他老人聊天、下棋打牌或麻將;那最好的就是給老人養1-2只貓(當然即便老人要去做上面說的那些最好也給老人養貓,讓老人心里有牽掛,記得貓還沒喂,每天有固定的事情要做);
老人要貓有點好處:
1.貓咪相對溫和,比較安全,不怕傷害到老人;
2.貓咪不會過分“黏人”,不像犬類經常往人身上撲,容易導致老人摔倒;
3.貓咪不像狗每天要遛,避免麻煩;
4.貓咪食量較少,到市場隨便撿點雞雜或豬雜就夠貓咪吃,不用在家放大量食物,不像犬食量大,購買食物都要購買大包裝的食物老年人也搬不動;
5.老年人養貓咪可以放松身心,讓其生活有欲望不會胡思亂想;
6.市場調查數據研究人員發現,養只貓可以將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降低三分之一??茖W家表示,養貓有助于緩解壓力和憂慮,而這能降低血壓,減緩心率,因此有助于預防心臟病。
研究對4435名年齡在30到75歲之間的成年人進行了調查,他們中大約有一半人養貓。
結果顯示,在10年內,貓主人的死亡率是3.4%,而不養貓的人的死亡率是5.8%。相關人員在美國舉行的一次中風大會上對這項研究作了詳細介紹。研究人員將膽固醇水平過高、抽煙和糖尿病等其他已知能引發心臟病的因素考慮在內后,發現貓主人患中風或心臟病的可能性也更低。